自來水公司:每年失竊水表幾千個
“全上海一共有近400萬只水表,其中30%至40%是在戶外的,現在新造樓盤的水表全部都在戶外。”一位自來水業(yè)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了一個不完全統計數字:上海每年失竊的水表多達幾千個。
“根據以往的失竊情況看,小偷一般都會打一個時間差,即新樓竣工到業(yè)主入住之間有3個月的空置期。這段時間樓盤一般沒有多少保安看管,小偷比較容易得手。某新竣工樓盤甚至發(fā)生過整幢樓的水表全部被竊的事件。”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總經理室的李春暉先生建議:開發(fā)商控制好裝水表的周期,不要提前裝讓小偷有可乘之機。然而,對于新近發(fā)生的業(yè)主已入住小區(qū)還發(fā)生這樣的盜竊案,李先生亦頗感意外。
那么,水表今后是否還會因為防盜而重新“入戶”呢?李先生表示決不可能。“水表入戶弊病很多:抄表不便;維修不便;不少業(yè)主在裝修廚房時將水表改道,使用材料不過關,會有很多后遺癥。因此,三表出戶是大勢所趨。”
對于記者“改變水表材質令其失去回收價值”的建議,李先生也予以否認:水表是計量工具,對于其使用壽命和牢固程度有一定要求,相對來說,銅比鐵、塑料更牢固且不易爆裂。
對于今后水表如何防盜,李先生覺得沒有更好的辦法,只有要求物業(yè)嚴格管理,公安加強打擊力度。
法律專家:水表歸誰誰認倒霉
一個6分銅殼水表的市場價約80元。水表失竊,誰來承擔損失?華東政法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盛雷鳴認為:要看其所有權歸屬誰,風險跟著所有權走。
“如果水表是屬于業(yè)主的,裝在戶內,專有權在住戶手里,住戶承擔損失;裝在戶外,即裝在公共部位,所有權就不屬于住戶專有,而是業(yè)主共有,而業(yè)主是委托、聘請物業(yè)公司來管理公共部位的,那么,物業(yè)公司就有管理義務,包括安全保障,一旦失竊,物業(yè)公司承擔損失。物業(yè)公司如果盡到管理責任,仍然失竊,那么其承擔的責任就會減輕。”盛雷鳴指出:如果水表是屬于自來水公司的,而自來水公司沒有付費委托物業(yè)公司進行管理,一旦失竊損失在自來水公司,物業(yè)不承擔賠償責任。不過盛雷鳴仍然強調:從道義上來講,水表還是屬于小區(qū)設施,物業(yè)公司理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。
記者從自來水公司方面證實:水表的產權確屬自來水公司。小區(qū)整個供水系統僅有水表是屬于自來水公司的,因為這是自來水公司向業(yè)主收取水費的計量工具,由自來水公司直接管理,不能隨意更改歸屬。盡管水表屢屢遭竊,自來水公司方面還是不會“因噎廢食”,而是要將水表出戶進行到底。
記者暗訪
銅價高漲暗通水表銷贓路
盜賊偷水表有何用途?無非是換錢,“出路”有二:一是當二手水表賣;二是當廢銅爛鐵賣。此次被盜水表是銅殼的,記者昨天暗訪后驚訝地發(fā)現:由于近來銅價飆升,將水表當廢銅論斤賣,居然比當二手水表賣值錢得多!
記者先是來到該小區(qū)附近一家廢品回收站,只見店堂的水泥空地上堆滿了臟兮兮的廢銅爛鐵,其中還有幾只報廢的電表殼。“水表收不收?”“收,鐵殼的,正宗的5元一個,其它2元一個,稱重賣2元一公斤,銅的30元一公斤,塑料的不收。”
記者繼而又聯系到一家專收廢金屬的公司,他們報價比廢品回收站更高:黃銅每公斤33元至35元。當聽說記者手中有5個銅水表時,該業(yè)務員甚至表示愿意立即上門收購。一個銅殼水表除了芯子是塑料的,其他都是銅的,銅的分量起碼有1公斤。也就是說,一個銅殼水表論斤賣現在至少可以賣到30元以上。
聽說中山北路上的一個調劑市場也有二手水表賣,記者立即驅車撲向那里。這個調劑市場的二手商品五花八門,應有盡有。記者找到兩家賣二手水表的攤位:6分的水表30元一個,4分的水表20元一個。他們既賣也收水表,回收價為:鐵的5元一個,銅的10元一個。其中一位女攤主甚至表示:必須把水表拿來才能按質論價,水表走了幾個字是衡量其新舊的重要“指標”。
一個6分的銅水表,論斤賣值30元以上,顯然,近來不斷飆升的銅價也是促使小偷將賊手伸向水表的原因之一。記者獲悉:去年銅價最高時每噸3萬元左右,今年年初時突破了4萬元,5月15日沖到8.5萬元,上個月又在5萬至6萬元之間波動。金屬回收者只要轉一下手,就可以獲得近一倍的利潤,難怪有些人不會顧及水表出處,“甘”做銷贓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