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電表改造,總的來講是件好事,因為可以方便業主繳納電費,通過手機公眾號或者支付寶就可以直接繳費,且按照城市用電標準,既不用看物業的臉色,也不用在小區物業處多支出物業定的電價差(本小區物業定價電費0.65元/平.月),雖然物業還是會公布一個小區公共耗電公攤,但總是覺得改造后,用電自己更清楚了。
電表改造了一段時間,筆者小區近期也換了電表,過程中有幾點簡單說下:
1、更換電表,原電表需拆除,原讀數需在物業/供電單位備案
2、安裝新電表后就開始計數,在沒有發給業主短信獲得編碼之前,計數不計費
3、供電局給業主發編碼后,業主需在網上繳納電費,預付費型
預付了電費后,其實就產生了問題,這個新電表怎么看?
首先:這個新電表看不到你的預存額,也不會告訴你還剩余多少電量
其次:右下角按鈕循環顯示的數字,實際上對于業主本身,沒有多大作用,不如不看
最后:說下這個讀數中唯一感覺有用的三個數字
當前總-上1月總-上2月總
這三個的意思是:
當前總:當前電表計電量總和
上1月總:自然月為單位,截止上個最后時間的用電量總和
上2月總:自然月為單位,截止上上個月最后時間的用電量總和
于是可以得出這樣的方法:
想知道上月的用電量總和,就用上1月總-上2月總
想知道本月用電量多少,就用當前總-上1月總
表中還有個峰平谷的概念,當月總=當月峰+當月平+當月谷,類推,就明白這個意思,咨詢了供電局,答復是這個數字也不用管,居民用電統一按照“平”計價。
綜上,也就是目前你能夠用到的信息,用戶在線繳了費,電表上沒有提示,也不會顯示余額,一度電近0.5元,自己算。若出現閃斷現象,表示還有10度電的透支額度,需要在手機上繳費了。用戶想了解自己家用電情況以及余額情況,需在“掌上電力”登記信息后了解。
通過“掌上電力”,可以查看當前余額、當前用電,記錄時期內的月度用電量,用電金額等信息。
PS:不想麻煩的話 用戶可以在支付寶城市服務生活繳費中進行繳費,這個界面比較簡單,可以看到當前余額和欠費金額,這兩個信息,其實也就夠用了,操作這些,你只需要記住你的“繳費戶號”即可。
相關說明:
1、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由供電部門安裝,設置顯示和計費程序參數,自動上傳數據,用戶不可以去操作。
2、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右下角有一個按鈕,循環顯示的。
3、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是峰、平、谷三個時段進行計費。一天24小時,不同時段計費不同